●复习进度难安排
“‘一年多考’可能会打乱正常的复习进度。”南宁二中高三学生小雅(化名)举例说,高三第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若这个时候组织一次高考,同学们便按捺不住“按部就班”的总复习,而是提前突击冲刺,主攻专题复习和难题。
对于高考改革,一线教师最关心的,莫过于教学问题。南宁八中一位历史老师说,现在高中课程完全按照高考的指挥棒,如果实行“一年多考”,考生可以自由选择,有的学生考,有的学生不考,教学怎么安排会成为一个问题。
●占用资源易作弊
卢先生是一名高三考生家长,他认为“一年多考”更容易出现舞弊现象。卢先生说,“一年多考”会占用更多社会资源。高考监考、试卷安全等保障工作,能否像一年考一次那样完善?
网友“奶油菠菜”认为,对于多次高考,公众关注会下降。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高考的公平难以保障。网友“杰尼龟”质疑,中国社会是否发展到了可以真正有效地实行“一年多考”的程度,是否会产生更多的不公平的现象?
建议
多次综合考量 试点推行
●划定范围综合考量
“如果能够合理安排,一年多次考试绝对比‘一考定终身’要好。”南宁三中副校长李晓翎坚定地认为改革方向是好的,她最关心的是这项改革如何更好地实施。
针对“一年多考”是否会打乱复习进度的问题,李晓翎认为,如果“一年多考”是每名考生必须参加的,那么需要划定每次考试的考试范围。假设共有3次考试,第一次考试侧重基础知识,在“一模”时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考试侧重综合能力,加大难度。最后算分数时,将3次考分按不同百分比都计入。
针对试卷难易程度不同对成绩造成的影响,李晓翎认为这只是技术操作上的问题。例如,某学生这一次考了90分,平均分为80分;下一次考了80分,平均分为60分。考核时可以通过一些公式计算出考试难度系数,客观地做出评价。
●英语语文应“试水”
南宁十中一名语文老师建议,“一年多考”最好从英语、语文这类需要平时大量积累,且主观题较多的学科“试水”。比如语文科目,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一次考试并不能判断学生的真实水平,这也是学生成绩可能浮动较大的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可以降低学生成绩的偶然性。
●改革试点后再推开
“高考制度关系千家万户,切莫说改就改。”一些家长坦言,高考制度的改革,不应变动过频,最好应先试点再推开。如果国家要实施这一改革,要给广大学生和家长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让大家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