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综合素质评价”会击碎多少农村学子的大学梦

阅读:59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9/3 13:50:02

在今年高考招生中,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投档考生中有十几名考生因综合素质评价低而被退档,此事近来引发热议。人们普遍质疑的是,综合素质评价是否客观公正?能否杜绝弄虚作假?对此,宋桂芳在91日的青年话题版撰文反质疑,批评一些人一边呼唤素质教育,一边又对综合素质评价之类的高考改革大加反对,认为如果相关制度设计跟得上,监管得力,公开公正并非不可预期

但凡涉及高考的改革,都难免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境地。公说得有理,并不意味着婆说得没理,反之亦然。笔者加入这场论战,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论述此项高考改革的弊端——它可能异化为一种高考歧视,对农村高考生的歧视。

何谓综合素质?我们不难想象,反映在考生档案里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大可能是意志坚强、心理健康、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等相对较、无法量化的指标,而只可能是有没有文体特长、球打得好不好、歌唱得好不好、舞跳得怎么样、会不会画画、会不会弹琴等相对较、可以量化的指标,而恰恰在这些方面,农村孩子比城里孩子差很多,甚至根本无法相比——农村学生想打球,可有的学校连一张乒乓球桌都没有;他们想唱歌,可是有的学校连音乐教师都没有;他们愿意画画、练琴,可是他们既没这个条件,也没这个工夫,他们放学以后要帮父母干农活,放假时要打一些零工才能凑齐学费……

这就是很多农村中学生的生活现状。他们能顺利读完中学就已经很不错了,素质教育对于他们几乎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梦,而综合素质评价对于他们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可以想象,如果以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像临沂师范学院这样,凭综合素质评价低拒录考生,那么被拒录的考生可能大多是农村高考生。

这当然是不公平的。众所周知,在城乡二元结构之下,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呈现城乡二元特点。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上海市普通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达2380.80元,北京市达1619.42元,而山东省、安徽省分别仅为136.21元和102.38元。即使在同一个省份,政府对城市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投入也相差巨大。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农村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少,他们已经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正是这种不公平对待导致他们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比不上城市学生。如果高校再以综合素质的名义拒绝录取他们,就无异于对农村学生构成双重歧视、二次伤害。农村学生上大学的通道被挤占,农民子女仅有的向上流动通道被阻塞,这该多么可怕!

高考唯分数论确有其弊端,但它让无数农村孩子凭借刻苦学习圆了大学梦,为农民子女保留了一个向上流动的通道,单凭这一点,它便是功大于过。高考改革不管怎么改,都要以保障这条通道畅通为前提,哪怕暂时不改而容忍唯分数论,也是值得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本站|www.jb1000.com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