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因素大致归结如下:先由的教育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指标,过多的强调学生的分数,使得教师不得不紧跟这个指标;现在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较大,据调查,一些教师的周工作量达25-30课时,甚至有些还兼职班主任和学校的某些部门的干事等职,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备课,研讨,自我反思;第三教研的内容常常与学校的实际分离,与教师教育教学分离,与教师成人的特点分离,提不起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兴趣与积极性;第四校本教研引领者的自身条件也会对校本教研有很大的阻碍;第五因为学校领导对校本教研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导致资金投入有限,不能聘请到指导校本教研的专家学者。
20世纪末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突破和迅猛发展,正在孕育和催发一场21世纪的教育革命<2>。他跨时空,信息量大,交互性与个性化是其优势;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其特征;交际双方的平等、互助、低成本、共享性使其进入教育领域成为可能。我们可以将网络引入到校本教研,搭建以网络为平台的校本教研活动,下面我就将以网络为平台的校本教研活动作如下介绍:
二、以网络为平台的校本教研
1.网络BBS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
教师专业化的标志之一是学会反思。教师的反思,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决策进行深刻反省的过程,是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景的能力,是对教学行为,现象和问题进行审视,分析,探讨,研究,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网络BBS,是网友在网络中自由发表心声的场所,大家在网上大都用化名或者昵称,彼此神秘,消除了彼此交流的戒心,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在教育教学、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教研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困惑或教育感想,随笔,均可以通过“发帖子”的形式发表在BBS中,其中万玮老师曾经在著名的K12论坛中发表了自己的随笔《班主任兵法》连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后曾被多家论坛所转载,现该随笔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他教师在论坛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展开讨论。论坛中有很多“板块”,教师可以选择性的将自己的问题或教学现象发表在不同的“板块”内,网友读帖后对你的问题进行询问,就会促进我们对我们的问题进行反思。有时网友对我们发表的帖子质疑或者批评同样会促进我们对教学的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工作技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个大型的BBS论坛常常会有过万人注册<3>,论坛中总会有何你有相同或相似的经历的人,也一定会有热心人对你的问题有过深入思考的人,会给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思路,这样就实现了由针对性的同伴互助。
2.QQ,QQ群组,MSN,E-mail,聊天室等网络交流工具实现及时讨论交流
QQ,QQ群组,MSN,E-mail,聊天室的兴起以及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增强,为网络的校本教研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使得教师的交流实现了由一对一的单向交流向多对多的双向交流转变。以QQ群组<4>为例,它可以允许几十用户甚至上百用户同时在线交流,在群组里面提出问题,通常立即会有人为你的问题提供解答。在群组中通常会有该专业的中的全国各地不同层次的专业人员,有高级教师,在校研究生等,教师可以得到这些专业人员的引领和指导。这种即时性的交流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网络BBS的不足(即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回复或者解决),我们提倡利用“网络BBS+即时性聊天工具”这种模式。
3.建立专题网站,网络资源库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校本教研本身就是智慧和资源的共享过程,网络的高度共享机制使得教研工作共享更大范围的智慧和资源。随之Blog(博客)<5>和WiKi(维基或者维客)<6>的兴起,教师的知识管理和资源库的建立更加方便容易。利用网络我们可以将我们需要进行校本教研的一些必需的科目设置成为网络课程,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计算机基础知识讲义等放置在我们的校本教研的校园网上,以便于我们的教师随时在可以上网的地方进行学习和交流,这样教师既学习了校本教研的内容又学习了部分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技能。
我们可以调动全校乃至于全县全市的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积极性,收集其在教学中制作的视频、音频、图片、动画、文档等音像数据资料,包括优秀教案,专家点评,参考资料,优秀讲义,考试试题等教学资源,还可以再Internet上检索我们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源,建立起基于教师现代教学需要的,适合不同学科,学段的资源库或资源网。更可以建立起某些专题型网站,如化学元素周期表<7>,……不仅为教研活动提供了素材,还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共享资源,更为教师将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提供了帮助和参考意见。
4.利用搜索引擎在网络中自主地搜索校本教研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