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闻办和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日前证实,目前正着手在全国31个省份调研高考日期安排的调整问题,但目前还只是处于调研阶段,尚没有最后的结论。
将高考日期调整到周末的提议,5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教育部发言人就曾表示将组织论证,但5年下来,教育部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糖尿病治疗中心院长冯世良也曾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递交提案,建议将高考时间调整到6月的第一个双休日进行,理由是,“无论从交通状况、方便陪考、学校上课时间,还是国外惯例等方面看,都是利大于弊。”于是,有关高考时间调整的“组织论证”再一次开始。
如今的高考已俨然不仅是一次考试,而更像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在内的全社会的一次总动员:很多家长不得不请假陪考,一些活动不得不取消或延期,一些学校为了给高考提供考场而不得不放假了事……这种高考优先的做法固然有其重视考试本身的一面,但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扰乱了社会的正常运行。如果考试时间正好是周一至周五中的某几天,那么,当“上班流”、“上学流”与“陪考流”混合的时候,相关路段出现交通拥堵现象就毫不奇怪了。将高考时间选择到周末,上下班堵车问题就会相对减少、父母陪考也不用请假、低年级学生也不用专门放假腾教室,这看上去的确是一件一箭几雕、可以节省社会成本的好事。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第一次高考时间在12月10日;1978年,调整为7月7日、8日;到了2003年,为了避开7月份的酷暑,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7日、8日进行。如今再次调整高考时间,似乎也有先例。因而,在很多人看来,对高考时间进行调整完全合情合理。选择在周末考试,对于很多人而言也更加人性化、考虑得更周到和体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呢?
根据新浪网所做的调查显示,赞成将高考时间调整到周末的占到64.5%,反对的只占到35.5%。半数以上的网友选择了支持,似乎足以说明此事具有相当的“合法性基础”:既然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都可以在周末进行,高考当然也可以。
但反过来说,网友的意见并不能涵盖全社会的意愿。高考是全国统一考试,对于广大青少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充分的调查论证,自然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目前的高考日期早已深入人心,全社会已经习惯了在这段时间内减少噪音、给学子让路等。对于学校来说,固定的时间也有利于组织教学,如果高考时间调整,那么,高考之后的一系列后续工作,如组织阅卷、公布分数、录取等相应的也会受到影响;而将高考调到周末,是不是会更加助长家长的陪考之风,从而间接制造交通压力也未可知;更重要的是,高考是涉及城市和农村学生在内的考试,调整日期在方便了城市考生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对农村考生是否公正。
调整高考时间,可谓兹事体大,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似乎也不为过。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教育部才一再地就高考时间问题进行反复论证,高考时间是否需要作出调整,只有通过深入扎实的调研,到处征集意见,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决定,才更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