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调整高考日期不如调整心态

阅读:48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10/13 15:54:55
  能否把高考日期改到6月份的第一个双休日?每年高考前夕,都会有不少家长拨打本报助学热线反映这个问题,今年高考首日恰逢周一,家长的呼声尤其强烈。有报道称教育部正在着手调研,这个话题又迅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本报记者随机采访的10位中学生中,6位表示“无所谓”,与之相对应的是,接受采访的家长中赞成者居多。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无论高考选定何时,都需要考生独立去完成考试,而日期的变化对于舐犊情深的家长来说,意义则大不一样,他们大多渴望亲临现场为孩子打气加油。显而易见,高考是否在双休日举行,影响最大的是家长而非考生,正因为如此,不少家长对教育部此番表态表现出比考生更多的憧憬。
  实际上,将高考日期安排在双休日的呼声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6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就曾对此表态,将组织论证调整考试时间,时至今日,“组织论证”过程依旧长路漫漫。教育部的小心谨慎不难理解,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庞大系统工程,高考调整绝非翻几页日历那么简单,不仅教育部门有出题、阅卷、招录等一系列工作要做,整个社会也早已习惯了在原有日期为考生提供便利,如果高考日期不再确定,即使教育部门能够及时作出相应调整,是否能奢望其他职能部门也能每年不厌其烦地变更工作部署?更何况,如此大动干戈,难道仅仅是为了给家长送考提供方便?    
  既然教育部再次高调表示着手调研,我们不妨静观其变,但是我想,无论高考日期本身是否最终调整,家长的心态都有必要略作调整。每年高考过后,报纸上随处可见的家长顶着烈日苦苦守候的照片都令人感触颇深,在深切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同时,又禁不住令人心生疑问——难道在这些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竟然脆弱到连一场考试都无法独立完成?    
  毋庸讳言,来自衣食住行全方位的事无巨细的“关怀”,在带给考生一定便利的同时,更多的还是一种莫名的压力。在高考前夕,老师和家长们都会教育孩子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可是,当家长的心都无法平静的时候,考生的心又怎能“平常”得起来?很多考生坦言,最大的压力并非高考本身,而是来源于老师、家长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这种心理很容易理解:你已经拥有了这么好的外部环境,如果考不出好成绩将何颜以对?这种不断增加压力的心理暗示,或许更是考生难以承受之重。    
  高考考生大多已是成年人,在这场特殊的“成年礼”中,为人父母者不妨给他们多一点空间和信心,如果家长不再将送考看得那么重要,高考日期是否调整也许就不再充满争议。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编辑:kostba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