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阅读:528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9/30 9:18:55
1.4 学科素养评价缺失
新课改中的化学课程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但实际操作中,许多学校并没有形成校本化的化学学科素养评价操作体系,以纸笔测试完全代替化学学科素养评价是一种普遍现象,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程度、合作学习、活动表现、实验探究等并没有客观的、过程性的记录和评价。即使是纸笔测试大多还是月考、期中考等阶段性测试,实行模块测试的很少。另据调查,在苏中地区有约65%的学校对新课程化学教材中的实验探究性作业、活动性作业不作具体要求,学生的平时作业基本是以练习册或作业纸等书面练习为主,学生的成长记录也就是平时书面练习成绩记载一种形式,模块学分也异化为仅根据阶段性测试成绩加权计算而得。
2 异化现象的成因分析
2.1 教育观念上的恋旧情结
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他的教育行为,在上述异化现象中“旧”是它们的共同特怔。究其根本是教师的恋旧情结深厚、教育观念陈旧,尤其是“教师中心论”、“知识重点论”在思想上根深蒂固。旧的观念成就了固有的教学习惯,这种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就会有意或无意地甚至是比较强烈地表现出来。这样多一点纸上谈兵、少一些活动探究,多一点化学练习、少一些化学实验也就成了新课改下中学化学教师自主生成的一种异化了的教学行为。
2.2 教师综合适应能力不强
改革需要革旧创新的精神、意识、能力和方法,化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学异化现象反映了中学化学教师的适应能力不强。这种适应首先是教师角色变化的适应,教师由传统的课堂“主宰”变为课堂向导,由实验操作者变为实验组织者、“旁观者”,需要教师在心理上适当退位,操作上适度放手,方法上更加民主,而教师作为长期的讲坛独尊在心理上就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其次,高中化学新课程对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和高级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往往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授之以渔的能力,不断探索实施化学新课程的策略。长期居安不思变的工作环境扼杀了教师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面对突然而来的理念新、信息量大、自主性强、多样性强、灵活性强的新课改我们显得不适应,甚至是很不适应。
2.3 社会评价体系多元化缺失
由于目前与新课程改革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评价理念尚未被社会理解和接受。社会、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仍然是高考升学率,因此高考也就成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最重要的指标。广大教师出于“安全保险”等心理考虑,坚持“以不变应万变”的论点,目标上追求大而全,操作上凡能补的知识都给补上、凡能做的习题都操练一遍,这样加课时也就成了普遍现象。相比之下,在平时教学中对能充分显现化学学科本质的化学实验、活动与探究等学习方式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加强,反而容易被轻视和削弱,减少化学实验或弱化实验的探究性,成了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师普遍存在的功利行为。
2.4 地方教研部门引领不够
市、县教研室在新课改中具有研究、指导、管理、服务四大职能。但就目前来看,地方教研部门普遍存在编制不足,化学教研员缺编现象更加严重,化学新课程改革缺少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另外教研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思路、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也直接影响其对基层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的引领能力。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