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地理: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

阅读:89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9/16 9:57:03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理论学习和高中地理教学创新探索,我认为教师是实践新课程的执行者和创造者,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创新。从新课改以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惑,面对困难和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性地实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同时新课程要求教会学生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地理新课程实践中,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这是地理课堂教学创新的关键。
地理新课程要求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等。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从教学创新做起,争做创新科研型教师。教学创新源于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创新,探讨教学的得失成败,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后记等,回顾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寻求最佳方案,积累教学经验。新课程实验初期,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了种种困惑。比如, 以前的地理教材结构清晰, 知识丰富, 重点突出, 教师只要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照本宣科地讲清知识点,就能完成教学任务,考出好成绩。而现在的教材变了, 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学生活动,这些活动怎么处理?讲吧,不符合新课标要求, 让学生活动,老师又不放心,怕学生乱了,掌握不了知识点,影响教学成绩。这就要求我们要围绕这些困惑,积极进行实验,从教学的创新设计,教学创新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到教学效果的检验,让自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老师在教学中探索、反思和再创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同时坚持撰写教学后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价,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改变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这样,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了,从而实现由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的创新转变。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模式应是淡化教学形式,注重实效。
对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要把握其实质,要神似而不能仅仅是形似。创新教学方法涉及教师如何教其本质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创新应注意创设课堂情境。教师可直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素材进行情境导入,或是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创设一个情境,或是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情境导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有利因素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是使地理课堂妙趣横生的前提。地理是一门与社会现象紧密联系的学科,如讲《大气环境保护》中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与保护、酸雨危害及其防治时,可分别出示一幅漫画,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让其自己总结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再根据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措施。学生在生动的漫画中,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掌握了知识。
教学方法创新应该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看法即使一些问题尚未接触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新的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乱的猜测而是他们从经验背景出发的合理推导。所以在地理教学创新过程中应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知识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教师应在整个过程中激发和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去探知,去获取更大的收益。如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将学生分组围绕一个或一系列学习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我发现学生为了能使自己的见解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认同就力求切合题意,并有所创新就要从多方面进行全面地思考这就促进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归纳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室内授课方式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拓宽学习空间积极开展各种实践式教学——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调查等。让学生在客观真实的环境中,去学习、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让他们手脑并用学以致用去拓宽认知的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此,当学完“太阳高度”的知识后我带领学生到学校新校门前利用“立竿见影法”测量本地在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还带领学生去观察学校附近新开公路的地层结构还定期布置一些地理课外调查调查本地土地利用状况和农业生产情况,判断本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条件调查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情况,探究人口变动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等。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
教学方法创新必须妙用“启发式”教学法因启发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探究问题提高能力。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教师应选择好“启发点”正确的做法:一是把启发点指向教材的重点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如在学完高中地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 我常用下列问题启发学生①假如地球只有自转而没有公转一年会有四季变化吗为什么? ②假设地球公转时地轴不是保持指向北极星方向不变而是也转了360°那么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 对四季的形成产生什么影响? 二是从回答问题的“卡壳处”挖掘启发点如在讲“大陆漂移学说”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冰天雪地不毛之地的南极大陆为何有煤的存在? ”学生一时很难想到南极大陆会漂移这个关键点上。于是我提出下列小问题①煤由什么演变而来的? ②有森林的地方肯定不会在冰天雪地的高纬度地区那么应在什么纬度区? ③南极大陆在高纬度地区肯定没有森林而现在有煤说明它在地质史上曾有森林那么它曾在什么纬度? 通过逆向反推层层点拨启发引导最终得出南极大陆漂移的结论。这种启发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思维顺畅。
三、新课程要求高中地理教师要教会学生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多渠道获取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应设法教会学生学会质疑与解疑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施展才智并形成独立的个性。让学生在了解知识的过程中,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如在讲授新知识时我常常这样设计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自己“过桥”,促使学生发现以前未曾认知的知识概念间的类似性、差异性和各种关系法则的正确性从而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如在学习“影响气候的因素”时当分析了“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之后, 我让学生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在图上找出以下两个地区,同是北回归线附近的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北非地区,并查看这两地的气候类型,然后设问“为什么这两地都是在北回归线附近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纷纷去查看课本,看地图,查资料发现问题的根源得出结论。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乐在其中。
总之,高中地理新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和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注重总结,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这就提升了自己的教学品位。这样既可以做到教学相长,又能很好地实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目标。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hpailiuli0306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