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托“义”于“物”巧抒情——浅谈象征手法

阅读:175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9/8 17:45:15
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许多人都喜欢吟唱: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地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挂着轻轻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让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要属于我的天。

  《蜗牛》这首歌很好地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奋斗的精神,其中的蜗牛象征着生活中那些为了心中的梦想而执著奋斗、努力追求的人。因此这首歌曲还被选入了上海市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列。此歌不仅曲调优美,而且具有励志作用。别看蜗牛那么小,给人启示却很多,失意的时候唱起《蜗牛》,想起蜗牛那种坚忍不拔的品质,就可以重拾信心、获得力量。其实自然万物都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人生哲理,只要用心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获得心智的提升。

  大自然的生灵以它独有的律动向人类展示着它本质的绚丽和激昂,沉静与沧桑。我们学过的于谦的《石灰吟》、黄巢的《题菊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冕的《墨梅》、杜甫的《孤雁》等,都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手法,引领人们轻轻步入大自然,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解读生活,感悟人生。这种手法通常并不是单纯地歌咏事物的美好风貌,而是以物为媒介,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这就是象征的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手法,也就是所谓的托义于物。它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意义。它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作品的表现力。象征与比喻不同,它不是一种修辞手法。比喻往往只用于一两个句子,象征则包含着全篇,其所托之物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事物经过历史的积淀,已经深深地寄托着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比如,黄牛象征任劳任怨,海鸥象征搏击风浪的勇气,鸽子象征和平友谊,骆驼象征任重道远,春蚕象征无私奉献的精神等。

  著名作家茅盾曾写过一篇文章《白杨礼赞》,这篇散文写于19413月,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作者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这篇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了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作者才精心选择、倾情赞美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进而歌颂根据地抗日军民。所以运用象征手法要根据立意选择所托之物。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运用象征手法需要注意两个问题:1.象征手法的运用在于两个事物之间必须是神似。比如《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文中物与物、物与人的相通之处、共同之点,也就是文中所描写的白杨树的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力求上进、坚强不屈与北方农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所显示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精神有内在的一致性。2.象征手法重在托义于物,先,因,以。总之,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像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它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例如无私奉献的精神可以借助蜜蜂、白杨、蜡烛、太阳、春蚕等事物体现出来。

  当然,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对于一些事物,我们还可以从正面和反面分别去立意,表达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启迪。例如彩虹,正面:为了让别人赏心悦目,献上自己七彩的人生。反面: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例如竹子,正面:既然选择了高空,就不管风霜雨雪,只有一个信念——向上。反面:不知变通,一条路走到头,却不知身畔有更美好的风景。例如落叶,正面:终其一生,终为他人,命中注定浪迹天涯。反面:经不起风霜考验,选择逃避,只能投入死神的怀抱。例如气球,正面:为了理想不懈追求,就算面临毁灭也义无反顾。反面:没有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依赖别人的力量高升。

  对象征这种艺术手法的正确理解与娴熟使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阅读与写作实践中不断加以体会和运用,假以时日,才能够得心应手。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xuesha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